春秋

《春秋》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等。《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僖公二年
【原文】
 
春王正月,城楚丘。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虞①师、晋师灭下阳②。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③。冬十月,不雨。楚人侵郑。
 
【注释】
 
①虞(yú):虞国,也称北虞,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
②下阳:古邑名,春秋虢(guó)地,在今山西平陆北。
③贯:宋国地名,在今山东曹县南。
 
【译读】
 
僖公二年正月,各诸侯国在楚丘建造了城池,然后把卫国封在了那里。《春秋》里面之所以没有记载诸侯会见一事,是因为当时鲁国迟到了。五月,鲁国为哀姜举行了葬礼。
 
这一年,晋国大夫荀息向晋献公请求用屈地所产的名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献给虞国,然后希望虞国可以允许晋国借路去攻打虢国。但是晋献公却心疼地说:“这些东西可都是我心爱的宝物啊!”
 
荀息回答说:“假如可以从虞国借路,那么宝物放在虞国,就和存放在晋国的外库没什么区别。”但是晋献公却说:“可是虞国贤臣宫之奇在那里呀!”
 
于是,荀息回答说:“宫之奇这个人性格懦弱,从来就没有强力进谏才能,而且他从小就和虞君一起在宫中长大,虞君与他关系非常亲近,虽然他有可能会进谏,但是虞君一定不会接受的。”
 
于是,晋献公派荀息到虞国去借路。荀息对虞公说:“从前冀国不讲道义,从颠軨借路来攻打你们虞国,攻打鄍邑的三门。后来冀国之所以衰落,是因为虞国有您这位贤君。如今虢国也不讲道义,在客舍筑起堡垒,目的是侵占我们晋国南部的边界。所以我们谨恳求贵国借一条进军之路,以便晋国前往虢国讨伐。”
 
虞公听后很快便答应了,但是他请求让自己先行讨伐虢国。虽然宫之奇极力劝阻虞公,但是虞公一点也听不进去。后来虞国便出兵攻打虢国。这年夏天,晋国的大夫里克荀息率军会合虞军,征讨虢国,攻下了虢国的下阳城。
 
九月,齐桓公、宋桓公、江、黄两地的头目在贯地结盟,这是为了江、黄两国归服于齐。这一年的冬季,楚国人进攻了郑国。
上一篇:僖公元年
下一篇:僖公四年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Copyright © 2017-
参考资料:《春秋》 作者:孔子 编:方士华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